提到“Benz雄”“欢喜哥”,不少TVB剧迷的记忆会立刻被勾起来——那张戴着黑框眼镜、嘴角挂着点烟火气的脸,像极了楼下小卖部爱唠嗑的大叔,也像单位里总帮新人兜底的老同事。他是《使徒行者》里游走黑白两道的“欢喜哥”,是《新扎师妹》里靠谱又可爱的警督,更是演了一辈子配角却活成“观众熟人”的许绍雄。
10月31日,好友黎芷珊公布的一则讣告,让这份“熟人感”里多了份告别的重量。根据安排,许绍雄的灵堂将在11月17日(星期一)下午4点,设在大围宝福纪念馆地下宝福堂;11月18日(星期二)上午11点举行大殓仪式,中午12点辞灵后出殡,灵柩随后奉移火化。更让人暖心的是,家人遵照他的遗志,不仅把丧事办得简单,还决定把所有收到的帛金全数捐给“儿童癌病基金”——就像他生前那样,不张扬,却把善意落得实实在在。
许绍雄的“红”,从来不是流量堆出来的。1972年加入TVB第一期艺员训练班时,他因为是第一个开奔驰上班的艺人,得了“Benz雄”的昵称。可他没把这份“特别”当资本,反而扎进配角堆里,把每个小角色都演活:《河东狮吼》里的苏永邦,搞笑却不刻意;《新扎师妹》里的警督,严肃中带着点慈父的温度;最让观众难忘的《使徒行者》“欢喜哥”,游走在正义与黑暗之间的矛盾感,被他演得入木三分——连网友都说“看他抽烟的样子,就知道‘欢喜哥’心里藏着多少故事”。
其实这位“接地气”的演员,出身大有来头:他的太公许应骙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,官至礼部尚书、闽浙总督,是能在紫禁城里骑马的一品大员;叔公许崇智更了不得,是参与创立黄埔军校的粤军总司令,算是国民党早期的“军事核心”之一;还有个姑奶奶许广平,是鲁迅的夫人——所以许绍雄总说“我是鲁迅的侄孙”,还曾在社交平台晒过和鲁迅长孙周令飞的聚会照,喊对方“表弟”。
可这些“名门光环”,从来没出现在他的演员标签里。他一辈子都在演“小人物”,却把每个“小人物”都演成了“有魂儿”的人:警察、主管、邻居大叔,哪怕只有几句台词,都能让观众“立刻记住”。就像观众说的:“许绍雄不是‘明星’,是‘我们身边的人’。”
这位“身边的人”要走了,但他留下的最后善意,比任何台词都动人——用帛金换孩子们的希望,用平凡的善举,把“演员”两个字,活成了更温暖的样子。11月18日,我们和“Benz雄”说再见,但那些藏在荧屏里的烟火气,那些落在生活里的善意,会像他的黑框眼镜一样,永远留在观众的记忆里——毕竟,能把“绿叶”演成“光”的人,从来都不会被忘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