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科技圈出了名的“预言家”,马斯克的每一次发言都像往平静的湖里扔了块石头——这次他在播客里把未来的“时间表”掰得更细,连“手机会消失”这种“科幻情节”都给了具体年限。

“未来5-6年,传统手机和App都不存在了。”马斯克说这话时语气很肯定,“你的手机就是个显示像素、发声音的‘壳子’,背后的AI会猜你想看什么、想听什么,实时生成内容——根本不需要再点APP。”这话一出来,网友群里立刻炸了:有人翻出三年前马斯克说“手机会被脑机接口取代”的旧闻,调侃“这次终于给了具体日子”;也有数码博主摸着手里的iPhone 16说“我倒要看看,5年后我的手机是不是真能变‘摆设’”。

比“手机消失”更戳人的,是马斯克给AI“抢饭碗”画的时间线:邮件处理、电话客服这类桌面工作已经在“快速消失”;编程、内容创作这类“需要点脑子的活”,大概1-2年就会被大规模替代;至于焊接、做饭这种“动胳膊动腿”的物理劳动,虽然能撑更久,但“最终也逃不过机器人”。这话让职场人坐不住了——做了5年客服的王姐叹口气:“果然,我早该学新技能了”;程序员小李却不服气:“我上周写的区块链合约,AI连逻辑都理不清楚,1-2年就能替代我?不可能”;而开餐馆的张哥倒很淡定:“做饭要讲火候和心情,机器人能炒出我家那锅回锅肉的味儿?”

比起“抢饭碗”,马斯克更在意AI“会不会说谎”。他说xAI旗下的Grok,从一开始就把“追求真相”刻进了基因——团队花了巨大精力过滤网络上的偏见信息,就是要让AI“不被政治正确绑住舌头”,“该说什么就说什么”。这让很多被“话术”烦透的网友直呼“终于有个实诚的AI了”,但也有人担心:“如果AI只讲‘事实’,会不会不懂‘人情世故’?”

最炸的还是AI智商的“终极预测”:2026年,AI会超越单个人类的智商;到2030年,直接超过全人类的智慧总和。刚考上AI专业的小周看到这话,既兴奋又有点慌:“我明年毕业,等我上班时,AI是不是已经比我聪明了?”而搞了20年AI研究的陈教授倒很冷静:“从算力发展来看,2026年超单人智商有可能,但超全人类?那得解决‘意识’问题,没那么简单。”

马斯克没停下“造未来”的脚步——他说特斯拉会在2025年底前展示飞行汽车原型,还放话“这会是史上最令人难忘的发布会”。网友们立刻翻出之前Cybertruck延迟交付的历史,留言“这次可别再让我们等三年”,但马斯克拍着胸脯保证:“我们有现实的机会按时完成。”

马斯克把话题拉回了“人类文明”:“我们住在一个刚好能离开地球的星球上,就像玩游戏选了最高难度,但不是没机会通关。”他说,未来的关键是“用AI和技术实现富足”,还是“在意识形态和谎言里崩溃”——而他旗下的Neuralink、xAI、特斯拉,都是推进“文明重塑计划”的棋子。

其实不管马斯克的预测准不准,有一点是肯定的:未来的风,已经吹到我们脸上了。有人在焦虑“被AI取代”,有人在兴奋“要见证历史”,但更多人在悄悄做一件事——学新技能、攒底气,准备和那个“全是AI的未来”,好好打个照面。

马斯克:AI在2026年超越单个人类智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