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6日的乌鲁木齐清晨,推开门的瞬间像撞进了一团软雪——楼下电动车顶的雪堆得比车座还高,行道树的枝桠挂着沉甸甸的雪挂,连小区里的流浪猫都缩在车底,只露出两只圆眼睛盯着路过的人。

这场从5日开始的强降雪,到今晨9点给出了一组“破纪录”的数据:乌鲁木齐降雪量达31毫米,不仅达到“特大暴雪”量级,还刷新了当地11月以来的最强降雪纪录;积雪深度更是到了21厘米,走在雪地里,裤脚沾着的雪碴子一会儿就结成了冰。

孩子的安全成了最紧的弦。昨天下午,乌鲁木齐部分中小学就提前放学,今天干脆放了一天假。家长群里炸开了锅:有人晒出孩子窝在沙发上吃热可可的照片,调侃“终于不用逼娃在雪地里蹚路”;也有职场妈妈叹气,“得跟领导请假看孩子,幸好老人愿意帮忙”。

城市的“清雪机器”早就转起来了。凌晨3点,清雪车就沿着主干道开始铲雪,铲斗掀起的雪雾在路灯下飘成白雾;环卫工们裹着三层棉服,握着铁锹把人行道的雪堆到路边,手套上结着薄冰;交警站在十字路口,吹着哨子疏导车流,帽檐上的雪都结成了冰棱——一位交警说,“早上已经帮三辆打滑的车推过雪,手冻得握不住笔,但得守着路口别堵。”

乌鲁木齐特大暴雪破纪录

雪地里的暖,藏在细节里。小区志愿者扛着铁锹,给独居的张奶奶单元门口清出一条半米宽的通道;便利店老板把热奶茶装在保温桶里,送到清雪工人手里,“天太冷,喝口热的再干”;连平时怕冻的小朋友,都攥着雪球追着清雪车跑,喊着“叔叔加油”,雪粒粘在脸上,笑出两个小酒窝。

不过雪还没“收工”。新疆气象台说,今天乌鲁木齐仍有降雪,西北风4-5级,风口风力能到9-10级,气温全天都在0℃以下——出门得把羽绒服拉链拉到下巴,手套要戴加绒的,手机揣在怀里,不然 minutes 就冻关机。明天降水会少点,但阿勒泰、哈密还有小雪;后天大部分地区转晴,风力也弱了。

最后得提醒句实在话:今天出门别“耍帅”——穿防滑鞋,踩别人的脚印走,别踩雪堆下面的冰;开车慢踩刹车,保持车距;老人小孩尽量别出门,实在要去,得有人扶着。

这场11月的暴雪,把乌鲁木齐变成了“雪国”,但雪地里那些递热饮的手、推 cars 的身影、小朋友的笑声,却让这座城市比任何时候都暖。雪再大,也挡不住人心的温度——你看,清雪工人的铁锹碰在一起,发出的“叮当”声,比雪落的声音,还响。

乌鲁木齐特大暴雪破纪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