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到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声明时,我正陪着妈在社区医院拿降压药——旁边坐的阿姨还在说“楼下‘伯礼医堂’的艾灸能治糖尿病”,我赶紧把声明递过去:“阿姨,别信!这些‘伯礼’机构全是假的!”

10月21号晚上,天津中医药大学替张伯礼院士发了份“戳破局”的声明,把话撂得明明白白:市面上所有叫“伯礼医堂”“伯礼国医馆”“张伯礼中医院”“张伯礼大药房”的机构,跟张伯礼院士半毛钱关系都没有!

作为跑过5年民生线的记者,我太清楚这些子的套路了——专挑老人下狠手:把“张伯礼”三个字贴在招牌上,说“院士亲自研发的秘方”“ exclusive合作机构”,再找几个穿白大褂的“医生”瞎忽悠,老人能不动心?

声明里的四点内容,每一条都冲着子的七寸去:
第一,张伯礼院士的名字、照片受法律保护,没他本人同意,谁用谁违法;
第二,他从没投资过任何机构,也没授权过第三方用他名字开医馆卖药——别信“张伯礼亲自站台”的鬼话;
第三,学校已经把证据攒够了,马上要找监管部门、警察报案——子这回跑不了;
第四,也是最该提醒家里老人的:碰到带“伯礼”俩字的机构,先查资质!别因为“院士”俩字就掏腰包,最后钱没了,病还没治好。

我翻了翻评论区,果然都是踩过坑的网友:“我爸上个月在‘张伯礼大药房’买了两千块的‘养生酒’,说是什么院士推荐的”“小区门口的‘伯礼医馆’,天天喊着‘免费义诊’,结果诊完就逼着买‘神药’”。更气人的是,这些冒牌机构连“张伯礼”的身份都没搞清楚——人家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名誉校长,曾任校长,怎么会跑到小区门口开小药房?

其实这些年我见过不少类似的局:从“老中医的宫廷秘方”到“院士推荐的保健仪”,本质都是拿“名人效应”当遮羞布。可这次张伯礼院士直接把声明发出来,就是要断了子的“财路”——我的名字不是你们的“摇钱树”,想老百姓的养老钱?门都没有!

最后再跟大家敲个警钟:碰到声称“名医站台”“院士推荐”的机构,先做三件事——查(天津中医药大学没挂的合作都是假的)、看资质(有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)、问社区医生(别信“偏方治大病”的鬼话)。毕竟健康是自己的,钱要花在明处,别让子用“张伯礼”三个字,走了咱们的信任和口袋里的钱。

晚上回家时,妈跟我说:“刚才跟楼下阿姨说了,她赶紧把‘伯礼医堂’的卡退了,还说要告诉小区里的老姐妹。”我笑着说:“这就对了,声明发出来,就是要让子没法再人。”

说到底,子最怕的就是“真相”——张伯礼院士的声明,就是戳破局的那把刀。希望咱们都能多传传这个消息,别让更多人上当。

文章插图